小暑 大暑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2024-07-12

夏至这一天,我们迎来了一年当中最长的一个白昼。紧跟在夏至之后的两个节气就是小暑和大暑。小暑一般在公历7月7日左右,大暑则在7月23日前后,这一时期是一年中暑热最盛的一段时间。从小暑到大暑,暑热之气不断增长,到达顶峰,这两个节气也因此得名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暑,热也。”“暑”是一个以“日”为义符,“者”为声符的形声字。义符“日”代表着当空照耀、源源不断散发热量的太阳,因此“暑”可以表示炎热之义,也可以用来指称有着炎热气候的夏日。但“暑”并不只是单纯地表示炎热。《释名》说:“暑,煮也,热如煮物也。”“暑”与“煮”同源,都有着温度高、水分大的词义特点。段玉裁也说:“暑之义主谓湿,热之义主谓燥,故溽暑谓湿暑也。”所以与“热”侧重于干燥炎热不同,“暑”更侧重指的是既潮湿又炎热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,其俗土著,与大夏同,而卑湿暑热。”张骞介绍身毒(今印度)时提到那里低湿的土地与暑热的气候,湿与暑密切联系在一起。我们常说“溽暑”“蒸暑”,“溽”“蒸”将“暑”中所蕴含的潮湿状态外现了出来。

“暑”指湿热,以“暑”命名的两个节气代表了一年中最潮湿、炎热的时节。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记载,小暑时,风携带着热浪而来,蟋蟀受不了这热气从野外进入室内,老鹰离开蒸腾着热气的地面,开始在空中盘旋,找寻捕猎的对象。到了大暑,随着温度和湿度进一步升高,萤火虫产在腐草中的卵开始孵化出来,气候愈发湿热,土地也更加潮湿,不时就有大雨降下。暑气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也都饱尝溽暑之苦。南宋陆游在《苦热》中写道:“万瓦鳞鳞若火龙,日车不动汗珠融。无因羽翮氛埃外,坐觉蒸炊釜甑中。”形容身处室内就仿佛在蒸笼中一般。民谚中也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。

在这样湿热的天气下,自然要顺应天时,避暑纳凉。人们将每年最热的一段时间称作“三伏”,即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初伏之始大致就在小暑之后,中伏之始就在大暑之后。所谓“伏”,《史记正义》解释“伏者,隐伏避盛暑也。《历忌释》云:‘伏者何?以金气伏藏之日也。’”所谓“伏”既是指这段时间暑热太盛,要隐伏起来以避暑热,也是指金气所代表的秋气在暑气方盛之时暂时伏藏。在炎炎夏日里,古人会主动寻一处纳凉避暑之地。孟浩然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:“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”秦观《纳凉》:“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”水岸旁、树荫下都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。不过古人有时并不特意去寻清凉之所。白居易《销暑》中说:“何以销烦暑?端居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此时身自得,难更与人同。”比起寻找清凉的现实环境,更有人注重心境的修养,以达到心静生凉的境界。

虽然人们经历着暑热的煎熬,但对于农业而言,小暑到大暑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段。戴复古《大热五首》(其一):“天地一大窑,阳炭烹六月……君看百谷秋,亦自暑中结。”小暑到大暑这一时期距离立秋不久,同时具有充足的日照和丰沛的降水,正适宜庄稼铆足了劲吸收阳光雨露,旺盛生长,结出饱满的穗。所以又有“大暑没雨,谷来无米”“大暑无酷热,五谷多不结”“禾到大暑日夜黄”的农谚。和土地的热气一同蒸腾起来的,有拔节的庄稼、麦穗的芬芳和对丰收的希望。越过这丰收前的酷暑考验,禾役穟穟、穰穰满家的好日子,就遥遥在望了。(邹梦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