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不器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2023-11-09

  “君子不器”出自《论语·为政》,子曰:“君子不器。”器指的是器皿,这句话直译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。

  器是会意字,字形四边有四个“口”,中间为“犬”。《说文解字》释意:“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”四个口表示一众器物的口,为了保管这些器物,祖先安排了一只犬来看守。组合起来的会意,就是器皿、器具。

  “器乃凡器统称”,即不同质地、不同用途的器具都统称为“器”。器指代的工具,各有其用,但一种器具往往只限于一定的属性或功能,比如食器用来吃饭、酒器用来喝酒,等等。“君子不器”即是说,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,只具有一种性质、只限于一定的用途。朱熹对此注曰:“器者,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。成德之士,体无不具,故用无不周,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。”

  《论语集解》曰:“器者各周其用,至于君子,无所不施。”先贤们认为,君子成德,通晓大道理法的本原,便可以此为指导,适用于各种场景,在各个方面均能够发挥作用、施展才能。这样就不会像某种器具一样,只具备某方面单一的才干技艺,只能在某个地方发挥功用,失之狭隘。

  君子是古人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。君子不器,强调了在为政之时应当具备的一种行为品德。为政尤其忌讳“僵化”,如果一个人思想僵化,那么行为一定机械、刻板,这样就容易被一种环境、一种事务所限制束缚,只能僵化地做事情,不能够灵活地开展工作。人与器的区别,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。积极主动灵活地去创造,才能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。

  《周易》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君子处世,应效法上天运转不息之象,不囿于时,发奋图强,永不停止。

  实现奋斗的目标,就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与方法。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,而应该不断学习,积极获取新知;不能自限于原有的本领,而应该主动更新自己的能力,与时偕行;不能局限于陈规,固步自封,而应该勇于创新,永远乐于去探求真理。

  我国近代科学家、“三钱”之一的钱伟长堪称传奇。他本是学文科出身的,却成了中国力学之父。他曾以中文历史双百的成绩考入清华,却在“九一八”事变后毅然转到物理系。要知道,在之前的录取考试中,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。弃文从理,矢志救国,只是因为“我觉得国家需要的,我都干”。

  “器”是有形的、固定的,容器的形状固定,容量也有限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君子应以江海的气度去包纳百川,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万象。正如《论语·里仁》篇中孔子所言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无适无莫,指做事不固执、不偏向。君子对于天下一切有益的事物,都是按照合宜的原则去做。

  君子不器,是不断奋进、追求超越的过程。在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的学习修炼中解放思想、开阔境界、扩大气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