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者远见于未萌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2022-03-15

 祸福之始,皆有端倪。在事情刚露出一点苗头时,聪明人能看到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;在危险还没有形成时,聪明人已经提前避开了,是谓“明者远见于未萌,智者避危于未形”。翻阅史料,我国古代不乏这样的明智之臣。

  《韩非子》记载:商纣王命人为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,大臣箕子因此感到大事不妙。箕子认为,用了象牙筷子,必定不会再使用粗碗,进而就要做“犀玉之杯”了,接下来就是食“旄象豹胎”、着“锦衣九重”、居“高台广室”,“称此以求,则天下不足矣”。这就是典故“象箸之忧”的由来。果不其然,没过几年,纣王便建酒池肉林、设炮烙之刑,穷奢极欲,以致身死国灭。

  箕子之所以能准确预见到纣王的明日之祸,是因为他从一双象牙筷子上看到了纣王奢侈腐化的苗头和趋势。对箕子的这种远见之明,韩非子评价:“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”。

  和“象箸之忧”中的箕子类似,典故“趾高气昂”中的斗伯比也是“远见于未萌”的明者。《左传》记载:楚国莫敖屈瑕刚打过一个胜仗,又率军进攻罗国,大夫斗伯比送他出行。在返回的路上,斗伯比对他的车官说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于是他去见楚武王,建议给莫敖屈瑕增派军队。武王没有同意,后来经过夫人邓曼劝说,同意增派军队去追赶屈瑕的大军,但没有追上。屈瑕不听进谏,到达鄢水岸边,渡河无序又不设防。到达罗国后,遭到两面夹击,楚军大败,屈瑕自缢于山谷。

  斗伯比从屈瑕“举趾高”的步态窥见到了他浮躁高傲的心态,战端未开就已预见到了屈瑕失败的结局,并向楚王进行了提醒。只是楚王的补救不够及时,导致斗伯比的先见之明未能奏效。

  明者常有忧患意识,通过对微末细节深入分析,“小”中能见“大”,预知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,然后“思患而预防之”。唐代笔记小说《芝田录》载: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,常与门客下棋。见有公文堆积,他就停棋拿笔批阅。门客趁机换子取胜。第二天,吕元膺送他一份厚礼,请他到别处去。大家都不明就里,直到吕元膺弥留之际,才对子侄们道明原委:“门客偷换一子,其实也不值得介意,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。”然后告诫子侄,不要败在这类事上。

  《汉书·丙吉传》记载:宰相丙吉外出,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、气喘吁吁,马上停车追问缘由。有人认为牛喘是小事,丙吉则说:“现在还是春天,这牛没跑多远便因太热而喘息,这表示天时节气不对,怕对农事有妨害。”丙吉有敏锐的洞察力,能从不易察觉、稍纵即逝的细节处捕捉信息,看到“牛喘”而预知“节气”之变,正是“远见于未萌”的表现。(周爱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