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背骨县长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2021-12-03

近日来,位于江西省莲花县升坊镇浯二村的红色教育点格外热闹,一批批游客纷纷前来,追忆被当地百姓称为“红背骨县长”的共产党人刘仁堪。

追求主义,引路上井冈

刘仁堪,江西莲花人,1895年生。刘家是医药世家,刘仁堪幼时读私塾,后来在县城琴水书院读书,同时跟随父亲学习行医,立志要做一名医生。

父亲去世后,为养家糊口,刘仁堪于1924年来到长沙,在码头上“担箩”做劳工谋生。当时,莲花县在长沙做搬运工的贫苦青年很多,刘仁堪身体瘦弱,干活十分吃力,经常得到穷兄弟们的帮助。他识字,穷兄弟们要写信回家都找他代笔。共同的劳动生活,使刘仁堪深切感受到穷苦大众团结的力量。

当时,湖南的工农运动开展起来了。长沙各行各业都组织了工会,刘仁堪主动投身到工人运动中,并成为基层骨干分子。1925年的一天,在长沙码头上的一个仓库里,刘仁堪面对党旗庄严宣誓,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1926年,受党组织的指示,刘仁堪回到家乡莲花,以行医、教私塾为掩护,开展反帝爱国宣传工作和农民运动。

当时的莲花地处偏僻,封建势力顽固。刘仁堪不畏强暴,经常在土豪劣绅的围攻中挺身而出,为贫苦农民说话,受到群众的拥戴。在刘仁堪等的领导下,浯塘一带的农会工作迅速开展起来。

1927年9月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,途经莲花县。刘仁堪连夜赶到县城,听说毛委员要带部队上井冈山,主动说:“毛委员,我是莲花本地人,对永新宁冈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,就让我随部队行动吧。”

毛泽东征求了莲花县党组织和其他同志的意见后说:“好。我们也需要培养一批地方干部,刘仁堪和朱义祖两位莲花的同志,先随军行动,为部队作向导,上山以后就到军官训练班去学习,回来后好重新打开湘赣边界斗争的局面。”

1927年9月26日,刘仁堪跟随部队踏上了去井冈山的征程。一路上,刘仁堪作为向导,与同志们一道打探敌情,为大部队上井冈山探路、开路。在井冈山,刘仁堪作为地方党组织骨干力量,被组织上安排到砻市龙江书院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学习。

1928年2月,刘仁堪受组织派遣,秘密回到莲花,与当时县党组织负责人朱亦岳等人,在神泉乡大湾村的狮形坳召开党员大会,成立了中共莲花特别支部。6月26日,红四军二十九团开进莲花。刘仁堪闻讯后,立即发动党员群众推翻反动地方政权,筹建苏维埃政府,并组织迎接红军。

6月30日,莲花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县城万寿宫召开。会上,宣布成立了莲花县苏维埃政府,刘仁堪被选为第一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。在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,刘仁堪说:“同志们,以前我们贫苦工农没有吃,没有穿,受剥削、受压迫,今天我们成立了工农兵政府,自己掌了权,打土豪、分田地,以后还要搞社会主义,日子越过越好。大家努力干吧!”

因为经常面朝黄土背朝天,后背被晒得通红,刘仁堪被老百姓称为“红背骨县长”。他当干部没有工资,平时脚穿草鞋,身边常挎着一个藤篮,里面除了墨盒、毛笔等办公用具,还有一副碗筷。刘仁堪和群众一起下田劳作、吃一样的伙食,休息时就在田垄上批阅文件,一有敌情,还和战士们一道参加战斗。在刘仁堪的带领下,工农兵干部们都保持着良好的革命作风,受到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护。

信念坚定,血书撼天动地

1929年1月,刘仁堪参加完柏露会议后,从井冈山赶回莲花,秘密前往各地召集党员传达会议精神,并组织力量配合井冈山的反“会剿”斗争。由于当时形势紧张,各地党组织均转入地下活动,很难集中一处。因此,刘仁堪采取巡视工作的办法。5月上旬的一天,刘仁堪与县委妇女部长颜清珍等来到南村坳背村,见天色已晚,就在此歇脚。不料,他们的行踪被叛徒发现并告密。保安团连夜赶到南村搜捕,刘仁堪和颜清珍等人不幸被捕。

抓到刘仁堪,莲花县反动大土豪李成荫喜出望外,大摆宴席庆祝,并在国民党莲花县县长邹兆衡面前夸下海口:“匪首落网,三个月之内,一定消灭莲花的共产党!”

敌人派出刘仁堪的堂兄、时任国民党莲花县党部负责人刘启沛充当说客诱降。刘启沛向刘仁堪保证:“只要你写出自首书,交代莲花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下落,不但可免一死,还可封官晋爵、享受荣华富贵。”刘仁堪对此不屑一顾。敌人又对他施以酷刑,但他始终咬紧牙关。敌人无计可施,决定公开处决刘仁堪。

1929年5月19日,一大早,刘仁堪便被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押往刑场。赴刑场路上和刑场上,刘仁堪慷慨陈词,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,高呼红军一定会回来的。

原想杀一儆百、早早来到刑场观刑的李成荫,万万没想到刘仁堪如此顽强,于是歇斯底里地高喊:“不准他乱说!”士兵用匕首残忍地剜去了他的舌头。

鲜血,一滴滴坠落,不一会儿便一地鲜红。

刘仁堪无法讲话了。但是,他没有屈服,依然昂首挺胸,咬紧牙关,忍着剧痛,怒目圆睁,用脚趾蘸着地上的鲜血,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六个大字——“革命成功万岁”。

就这样,刘仁堪牺牲了,他用一生坚守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。中共莲花县委为他题写了“仁为革命有功,堪作烈士永存”的挽联,这种浩然之气永远鼓舞着后来人。(江瑞晋 李小斌)